九江人都知道,十里九江學院總校對面萊茵美郡美食街是整個九江市餐飲、地攤小販最集中的地方,沒有之一!其余地方比如四碼頭、步行街那里由于是市中心,涉及九江市的形象問題,城管巡街很嚴,基本杜絕隨地擺攤的現象,商家競爭沒有那么激烈。
可是這里,每年4-5萬學生消費群體盤踞,再加上周邊小區的人流,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餐飲服務業高度競爭、加速淘汰的試煉場,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甚至還能看到學生創業者擺攤的身影,即便如此,依然有無數小商家蜂擁而入想要在這么大,而且相對集中的人流地分一杯羹。
魚龍混雜,自由市場競爭,難管而且沒法管, 商家能夠成功立足,是因為口碑;混不下去,不得不轉讓店鋪,也是因為口碑。今天,扒一扒其中一個小商家,自己的創業故事。
阿華是九江本地人,長得一副干干凈凈的相貌,一眼看上去不像個開飯店的小商人,倒像是個開書店的斯文人,用他自己的話說“長了一張讓人看了就放心的臉”。
在酒店行業工作了十幾年后,阿華選擇回家創業,說起現在的狀況,阿華還是很樂觀的,自食其力,正兒八經的賺錢,這是生活的尊嚴。
現在他在九江老家開了一家花甲粉店,日子過得相當充實,早上凌晨5點就要起來,去潯陽區雙峰路的水產市場打貨,然后拖到店里來備料,開始一天的忙碌。
“我這生意,去年11月底才開的,到現在也不過半年多;人手少,就我一個人前前后后打理,好歹是能在這一片地方活下來了。”
阿華原來不是做餐飲業的,他也不會做花甲粉,可是他這人有一個優點,肯鉆肯學;他開店前,跟了一個廣西老師傅學藝,從用料到熬湯到火候,自己前前后后學了3個月,才下定決心自己開店創業。
雖然沒有餐飲的經驗,可是他信奉一種工匠般的職業精神。我曾經問過他一問題,干嘛要每天起那么早去水產市場打貨?晚上備好,存著第二天做不就行了嗎?阿華告訴我說,花甲粉這一類海鮮粉,講究的就是一個鮮字,原料不能擱太久,哪怕放冰箱里屯著,超過24小時那口感就變了,不能下料了。水產市場每天都是早上凌晨進貨,要搶第一批新鮮貨,就得早點去排隊。
阿華認認真真做事的態度,體現在了他親手做的粉里面。
一般的小粉店,都是先兌味精或者雞精,然后再加花甲、加粉一塊煮了,這樣做成本低還簡單;可是阿華就不這么做,他先仔仔細細地烹調花甲,分步驟一點點的放蔥花、八角等佐料,力求煮出海鮮的鮮味兒。一碗粉,七分功夫都在這湯里了,剩下三分功夫就是料。所以,多下點功夫在湯里面,這碗粉端出來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大凡吃過花甲的人都知道,吃花甲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,總會吃到花甲里面的沙子,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個,選擇不吃花甲。阿華本身就是酒店行業出身,服務意識很高,他在熬湯之前會親手一只一只花甲的挑沙,把沙子剔除。這個過程大概耗時2小時左右,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,可是阿華堅持了下來,每天都這么做。
愛笑的女人和勤奮的男人,運氣都不會差。阿華雖然起步晚,但是勝在會做生意,更會做人,所以硬是在萊茵美郡美食街魚龍混雜、競爭激烈的餐飲業里面,生存了下來,并且贏得了良好的口碑。阿華他最自豪的事情,就是美團網上有一條評價,來自于他的一個老客戶。
當談到將來的打算時,阿華顯得很樂觀,眼里全是那種相信自己、改變生活的光芒在閃動;他說自己很多苦都吃過,自己還沒到40歲,正當年呢。說到自己的不足之處,阿華表示自己還不能完全理解互聯網時代下的商業模式運作,一邊做粉、一邊留心學習,多嘗試、保持進步,就一定會有機會!